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台灣人在歐洲教授漢語的困境

中國崛起,除了經濟、政治對國際社會的衝擊之外,中國本身成了二十一世紀的顯學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依此態勢,其他國家願意學習漢語的人口究竟有多麼龐大,不是長期居住台灣的人所能了解。



 
文/顏敏如 Yen Minju

中國崛起,除了經濟、政治對國際社會的衝擊之外,中國本身成了二十一世紀的顯學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依此態勢,其他國家願意學習漢語的人口究竟有多麼龐大,不是長期居住台灣的人所能了解。而這些外國人對於學習漢語的饑渴,讓他們以為只要和中國沾上邊的族群,就會說字正腔圓的漢語,也會是理想的漢語教師。

以筆者居住的歐洲地區而言,許多來自台灣的漢語教師原是嫁做人婦的台灣女子,為了因應此地學習漢語的潮流,多半返台接受短期訓練,成了漢語教師。只要專心留意,這些人往往可以克服母語的限制,沒有發不成捲舌音的問題;如何以當地的語言講述漢語文法,如何以比較漢語及當地語的方式,讓學習者掌握重點以利分析記憶,才是真正困難所在。也因此,一套優良的教科書會是教學品質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台灣除了中英雙語編排的學習漢語教材之外,是否仍有編入其他語言的教科書,不是一般人感興趣的議題,然而將優良教科書的重要性提升至影響外交的層面看待,並不為過,因為漢語教師所面對的是,對中國與台灣之間關係的解釋、中國崛起對國際的意義、儒家的精髓、書畫與國樂對精神生活的貢獻,以及食物、五行與醫藥的關係等等,是全方位的政經文化輸出與介紹 (一心只想放洋釣金龜婿的台灣女子,碰上以學漢語做為門面裝飾的洋人,則另當別論) 。這些漢語教師比台灣駐外單位人員所能發揮的影響力更強大許多。他們是不花政府分文,卻不曾受到重視的前沿尖兵。

僑委會的「五百字說華語」除了泰語、印尼語之外,還有法、西、德、英等歐洲主要語言。以中德版為例,書中每課只有生字介紹、課文、溫習、應用等項目,沒有任何文法或語句的德文解釋,加上封面及書頁色彩、繪圖等設計與編排,可以想見,這書只是以僑胞的幼年或青少年子女為對象而出版。

優良教科書的編印必須有不同國家的漢學家參與,才能以他們的觀點解釋漢語和他們母語的差異,並提出學習的建議,如此,教學者才能有實質的依據,學習者也能從容自修。文字方面,我們有責任告知學習者,簡體字產生的原因、經過與影響。洋人學習漢字總以為筆劃少的字體較易記得,卻不知道自己所學得的其實是了無意義的殘缺字屍。而一本解釋字源與文字演變的教師手冊,更是不可或缺,因為漢字的形成包含了生活方式與思考的進程與細節。學習漢語與學習其他語言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在練習文字書寫時,文化內含盡在其中,這是漢語學習的最大媚力所在。

由於中國的「巨大」與「重要」,不論從實力競爭或文化傳介的角度看,歐洲的漢語教學市場更是非常需要台灣的正視與支援。可惜台灣的「軟體」輸出向來極少被政府列入重點考慮,於是在歐洲教授漢語的台灣人,由於情勢所迫,有的自編教材,有的採用中國的簡字教科書,並且心不甘情不願地教寫簡體字;凡此種種,全都因為台灣沒有一套為以歐洲主要語言為主而編纂的,初級、中級、高級,一貫體系聯成的好品質教科書。

歐洲議會在2001年11月通過「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標準」,在架構和教學指引、考試、教材方面對全歐做出評量基準。德國Langenscheidt公司出版的簡體字漢語教科書清楚表示,該書提供相當於「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標準」的A2層級內容(從A1到C2,C2為最高階)。台灣可以參考這些層級的需求而編出能讓學習者知道自己程度的教科書嗎?還是台灣有一套行諸四海的國際標準?學習漢語是短期內不可逆轉的世界潮流,保存有優秀正體字的台灣不但不及時「制定產業標準」,更袖手讓僑胞單打獨鬥地面對中國以國家力量輸出、支持、拓展的「孔子學院」。這,好嗎?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