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馬英九不可高傲急躁

首次當選總統者由於對政策程序不了解,最容易碰到以下的困難:(1)過於天真,很容易被內政和外交問題搞得措手不及,(2)在 外界和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下,過於匆促地要表現自己的治國能力,效果往往適得其反,(3)以傲慢的態度面對複雜的問題,總以為新的政府比任何團隊更能處理內外政策。

 
文/杜念中

 
台灣近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只發生過兩次半政權轉移,一次是陳水扁當選總統,一次是馬英九當選總統,半次是李登輝接任總統。因為例子太少,經驗有限,很少人會注意政權交接的程序和細節,更談不到從過往經驗綜合出一些法則和教訓。

阿扁2000年從李登輝手中接下權力之時,民進黨缺乏執政經驗,對政府運作和政策制定程序一片空白,只能概括承受然後再慢慢摸索,扁對國家機密的了解,只能仰賴李登輝的善意。現在馬英九又將從陳水扁手中接下權力。23國民黨和民進黨過去八年關係如同水火,相互猜忌程度超過李扁關係,政權交接肯定難以平穩。

陳馬鬥爭多於合作

陳馬之間表面上行禮如儀,但是私下卻是小心提防。從扁馬會由不公開到局部開放,從二人在會晤中對所謂九二共識針鋒相對,從馬拒絕參加玉山兵推,處處可以看出這樣的交接過程必然是鬥爭多於合作,惡意超過善意。再看呂秀蓮告訴媒體,馬當選後沒有收到若干邦交國元首的賀電。這究竟是提醒,還是示警,實在令人難以 捉摸。不過正常情況下,外交問題應該在交接過程中說明,並且由駐外人員明究後,提出報告,而不是任意對媒體放話。畢竟如果竟缺乏賀電意味邦交生變,對當權者和繼任者都是噩耗,沒有幸災樂禍的必要。

台灣高層有許多機密,沒有文獻,沒有檔案,只存在當事人的心中。這些機密可能攸關台灣的安危,也可能對未來政策影響至鉅。如果交接雙方保留若干誠意與相互尊 重,當權者即使不會傾囊相受,也不致刻意隱瞞;接任者即使不同意前任者的政策,也可以理解許多重大決策的來龍去脈。但是如果交接雙方視彼此為寇仇,接任者即使吃不了虧,也肯定討不到便宜。

馬英九當選後自認為掌握了對美中兩國的重要情報,而且在就職前已經開始外交攻勢,並沒有把扁政府的國安機密看在眼裡。再者,馬自以為團隊中人才濟濟,完全沒有向扁政府請益的必要,雙方的交接至今形式重於實質。而且馬團隊急於兌現競選時期的承諾,還沒上任,已經迫不 及待的要開始施政了。

國安會前秘書長丁渝州日前對馬英九提出警告,有些地方的確切中要害。丁說馬團隊顯得「志得意滿」。換言之,在丁渝州看來,馬當選不久,已經露出了驕氣,而且話講得太早太滿,很可能政策無法如期兌現。馬團隊在某些政策上有其盤算,丁渝州可能並不了解。但是就整體而言,丁渝州的講話合情合理的。

其實丁渝州理解的馬總統當選人,和其他國家的總統當選人並無二致,總括來說,這些當選人有其共通性。曾任三位美國總統顧問,本身長年研究美國總統問題的學者努史塔(Richard Neustadt)就指出,首次當選總統者由於對政策程序不了解,最容易碰到以下的困難:(1)過於天真,很容易被內政和外交問題搞得措手不及,(2)在 外界和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下,過於匆促地要表現自己的治國能力,效果往往適得其反,(3)以傲慢的態度面對複雜的問題,總以為新的政府比任何團隊更能處理內外政策。

謙虛可以減少挫敗

美國歷任總統性格不同,處理交接的風格也迥異,但幾乎無人能夠避免努史塔指出的困境。無論當選人多早做好政權接手的準備,最終都以施政混亂和人事傾軋為結局,而且要很長時間才能脫困。馬英九即便天縱英明,恐怕也無法迴避美國和其他國家新任總統碰到的困境,馬若謙虛或許可以減少挫敗,要是高傲急躁,恐怕會跌落太多意想不到的陷阱之中。